千年人参百年陈皮,新会陈皮产业困境待解,立法保护终落地
摘要:千年人参百年陈皮,新会陈皮产业困境待解,立法保护终落地资料显示,《条例》出台后,新会柑、新会陈皮专业生产企业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量翻了一倍多……今年新会陈皮产业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创历史...
广东人把陈皮看得极为重要,新会陈皮最近弄出件大事,专门为它制定了一部法律,这举动就如同给大熊猫配备保镖一样,就差在陈皮上面贴上“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的标识了。
种个橘子比考公务员还难
新会人种橘子得依照《条例》,比照顾产妇还精细。温度、湿度、光照都得把控好,摘果时间精确到具体小时,不知情的还以为在搞航天育种。去年有老农偷懒没按标准操作,结果橘子卖出了萝卜的价钱。
这地方小得可怜,橘子刚一点点大,就被当成重点监控对象了。每块田都安了传感器,数据直接通到农业局,那监控程度比高考考场还厉害。隔壁广西的老乡看了直摇头,说:种个橘子至于这么大动静吗?
晒个皮晒出国际标准
晒陈皮如今成了个技术含量高的活儿,得有证才能干。老师傅们拿着祖传竹筛,浑身直哆嗦,就怕手法不达标被取消资格。有年轻人想用烘干机投机取巧,结果被行业协会列入黑名单三年 。
晾晒场安了360度摄像头,陈皮翻面角度有规定,去年有批皮晒歪了0.5度,直接被赶出核心产区,如今新会陈皮比瑞士手表还精准,每片都能当量角器使。
打假打到亲妈都不认
《条例》明确规定,只有新会种植的才能称作新会陈皮,外地橘子想借此蹭热度根本不可能。打假队拿着DNA检测仪在街头四处巡查,去年于东莞查获的“高仿陈皮”堆积起来,长度超过了东莞大道 。
最厉害的是给陈皮办身份证,每一片都带着二维码。扫这个码就能看到它祖宗十八代,就连当年施肥用了多少斤鸡粪都写得清清楚楚。如今买陈皮就跟查户口一样,卖假货的贩子都得在厕所里哭晕过去。
陈皮比黄金还保值
新会陈皮如今搞起了金融方面的操作,有银行开通了名为“陈皮贷”的业务。老太太们把陈皮存放在保险柜里,看得比存折还要紧。去年的拍卖会上,一罐90年代的陈皮拍出了28万的价格,这价钱足够在鹤山买下半个厕所。
陈皮交易中心弄得跟证券交易所一模一样,LED屏上实时滚动着报价。00后炒完鞋后又开始炒陈皮,朋友圈里到处都在晒“今日陈皮行情”。只是不清楚熔断机制在陈皮市场能不能用。
吃着陈皮唱着歌
政府当下搞起了陈皮文化节,那场面比过年还要热闹。小学生都要学《陈皮颂》,跳广场舞的大妈都改成打“陈皮太极”了。最厉害的是陈皮月饼,吃一口就能尝出三年陈的、五年陈的、十年陈的味道。
KTV新推出了《陈皮disco》,在饭局上要是不会聊陈皮鉴别,就会被当成没见过世面的人。有网红进行直播开陈皮盲盒,要是开出不达标的陈皮,就得当场表演生吞陈皮。建议下次搞个“陈皮脱口秀”,肯定场场都能满座。
当陈皮遇上高科技
当下搞陈皮研发可获政府补贴,实验室里博士们拿着显微镜研究陈皮分子结构,某大学开设了陈皮专业,课程有《陈皮心理学》和《陈皮经济学》。
最神奇的是用区块链技术来防伪,每一片陈皮都有属于自己的数字钱包,听说接下来还要发射“陈皮卫星”,专门去监测种植园的天气,建议再弄一个AI陈皮品鉴师,肯定比人类的舌头更靠谱。
看完这部《陈皮保护法》,忽然就明白为啥广东人煲汤一定得放陈皮了,这哪是什么调料,明明就是汤里的奢侈品。话说你们觉着,下次立法该保护老干妈呢还是沙县小吃?